|
1月1日 平远县托老中心投入使用,公私合营、投资500万元兴建,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可集中供养60名老人。 梅州市开始实施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梅州市开始铺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共派出2万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由香港著名实业家张赞鸿捐款170万元新建的兴宁市宁中镇灌新赞鸿学校落成,总建筑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 2日 杨域民捐款680万元资助丰顺县丰良中学建新校。 5日 市委书记刘日知深入到梅州高新区畲江园区博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二期开发现场,东升工业园区A、B区二期开发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强调抓好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 6日 嘉应大桥主桥扩宽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围堰主挡基本完成,累计填方6万立方米,已完成投资900多万元。 6~7日 省委常委、秘书长肖志恒专程到丰顺参观坚真公园和坚真纪念馆,检查纪念李坚真诞辰100周年活动情况。 7日 深圳市珠宝企业捐款100万元,支持嘉应学院建设。 10~11日 德国驻广州代总领事魏荣博一行来梅进行友好访问。 11日 丰顺县隆重举行李坚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举行《李坚真百年缅怀》赠书仪式、李坚真铜像揭幕仪式暨坚真纪念馆开馆,李坚真生平事迹展览、李坚真生平事迹研讨会、文艺晚会等。 12日 市安全生产协会正式成立,李东强当选会长,首批成员147个。 11~12日 省交通厅厅长张远贻来梅调研交通公路建设情况,要求推动交通工作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加快推进山区交通公路建设。 14日 梅县华侨中学和梅江区龙坪小学分别举行余陈梅冰教学楼落成庆典活动,由余捷庆、陈梅冰伉俪共捐资200万元兴建。 15日 市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会在市委礼堂举行。市委书记刘日知要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全力以赴保稳定,持之以恒抓“三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更好地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神圣职责。 市政协专门举办五届政协新委员学习培训班。新委员共有194人,占委员总数的49%。 15~16日 广州市番禺区加大对五华县的帮扶力度,支持300万元,用于五华(番禺)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17~21日 政协第五届梅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温华光当选主席,曾百友、陈良海、李再先、邹浩元、陈丽霞、张光明、蓝德清当选副主席,廖运生当选秘书长。通过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决议。 18~22日 梅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李嘉作《政府工作报告》。刘日知当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古小平、黄开龙、张荣林、刘广新、古银增、雷近芳、陈林荣当选副主任,李华扬当选秘书长。李嘉当选梅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李金元、张远方、郑少伟、陈卫平、邓建华、叶胜坤当选副市长。钟勇生当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何梅林当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决议。 20日 梅州迎来游客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旅游专列火车,来自福建省的游客,有近900人。 22~23日 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梅开展“刑罚的科学构建及价值取向”为内容的专题调研。 24日 梅州客家盐焗鸡首次大批量出口香港,共940箱,价值24万港元。 25日 省交通厅在梅城组织召开梅州市公路网规划评审会,至203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6300公里。 28日 梅江区青少年与台湾新竹学生举行联谊活动,主题是弘扬客家文化,表演了约20个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节目。 30日 市女法官协会成立,徐慧当选会长,首批会员有87人。 29~30日 省委副书记欧广源率省春节慰问团来梅州送温暖。 29~31日 市委召开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刘日知书记作重要讲话,李嘉市长部署2007年经济工作。要求全市奋起直追,加快发展,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增创文教生态优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是月 丰顺县钟声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该类公司,也是梅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第一期已投入2000多万元。 大埔县大麻镇恭州公路动工,全长18.8公里,总投资500万元。 大埔县青溪镇汀江(省界)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省环保局专家组的验收,投入正常运行。占地4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03万元。 五华县郭田镇筹资200多万元投入冬修水利。 首期投资1500万元兴建的五华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投入使用,占地150多亩。 梅州金柚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范围是广东省梅州市现辖行政区域。 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捐资200万元,用于东山教育基地建设。 香港合生创展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孟依捐资2000万元在东山教育基地兴建剑英图书馆。之前已捐资6000万元兴建东山中学剑英校区。 梅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成为梅州市建筑行业首家获得国家认证的工程咨询单位。 平远县长田镇河滨公园建成启用,由黄生平捐资近1000万元兴建,占地1.4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