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梅城第一批150名高、初中毕业生下乡当农民。 2月,梅县足球队参加广东省足球锦标赛。七战七胜,荣获冠军。 3月28-30日,县委作出“三天实现车子化”的部署,并派出500多名干部下乡督促群众赶制手推车,全县群众一哄而起,突击制成8万辆。但因质量低劣,多数不能使用。 3-5月,开展反“地方主义”斗争,有4名县委主要干部被错定为“地方主义分子”。1979年得到平反纠正。 春,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捐献运动”,全县干部职工捐献金额达41万余元。 4月,县委号召全县干部群众男的剃光头,女的剪短发,把头发用作肥料以“消灭三类禾”。全县干部职工、师生和部分农民连日带夜剪发。 4月,中共汕头地委书记邹瑜在梅西镰子角兴办农村小水电示范点,用9天时间建成木制水轮机发电站。随后,组织区、乡干部到现场参观,掀起大办水电高潮。至年底,全县建成小水电站114宗,装机容量1642千瓦,后有一批报废或改建。 5月15-17日,梅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梅城召开,出席代表330人,选举产生本届县人民委员会,由委员31人组成,宋金英任县长。 7月27日,中共梅县县委第一书记孙敬业在《梅县建设报》发表“我的心一10万斤”(指水稻亩产)的文章。在城郊公社东厢大队赤岌岗生产队进行“高产试验”,将20多亩孕穗水稻移并在1亩地,结果失败。 7月,梅城镇郊农业社开办公共食堂,全体社员在食堂免费吃饭。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全县办起公共食堂4679个。1961年公社体制下放,公共食堂陆续解体。 7月,全县各农业社开始创办幸福院(后改名敬老院)。至年底,全县办起敬老院21间,收受五保老人及孤儿300多人。 8月29日,梅县钢铁机械生产总指挥部成立,掀起“全民大办钢铁”高潮。 9月15日,梅县建立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一红旗人民公社(后改南口公社)。至11月,全县共建立11个人民公社,实现“公社化”。 9-10月间,汕头专区从潮汕抽调3万多劳动力组成的燃料纵队和梅县10多万人在梅西、丙村、白渡、白宫明山、松源5处进行“夺煤大会战”。 9月,梅县艺术学校、体育学校、工业学校创办。1960年冬停办。 10月2-3日,政协梅县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梅城召开,出席委员66人,选举产生本届常委会,由14人组成,赵宪章任主席。翌年5月,召开本届二次会议,改选张正甫任主席。 10月18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梅县支部成立。 11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撤销蕉岭县建制。12月,蕉岭正式并人梅县。 冬,上官塘、将军阁、溪峰、小密水库和径子陂、杨梅泰陂、丙村东溪陂7宗重点水利工程动工兴建。 是年,梅县冶炼厂(后改钢铁厂)、梅县电解化工厂(后改磷肥厂)在东山兴建。 是年,在“全民大办钢铁”中,滥砍乱伐林木,这是梅县历史上森林资源受到最大的一次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