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28日 地区农、林、水系统直属单位召开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交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步伐的经验。 2月4~8日 地区行署召开全区计划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今年的各项国民经济计划。会议认为:今年是调整经济的关键一年,要认清当前的大好形势,坚决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下决心,鼓干劲,完成好今年的各项经济计划。地委书记原鲁到会并作讲话。 9~11日 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会议。学习和讨论邓小平最近所作的关于形势和任务的重要报告,联系实际,提出了至1985年的奋斗目标。 中旬 全区有6000归国华胞与亲友团聚。为此,地区行政公署成立了接待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中国血统外籍人士和台湾同胞的专门机构,召开了有关部门会议,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27日 以刘锦庆为团长,罗焕昌、曾宪梓为副团长的香港春节回乡观光团抵达梅县考察,随团的还有香港愉园足球队等。 29日 梅县强民足球队与香港愉园足球队在梅县人民体育场进行友谊比赛,省、地区、县(市)领导杨康华等人和2万多名观众观看了比赛。下午,梅县强民体育会在华侨大厦举行了庆祝该会成立51周年大会。 中国银行梅县支行开始办理乙种外币(港币)存款。 3月4日 各县均遭受狂风暴雨和冰雹袭击,灾情严重。损失各种作物10多万亩,谷种112万斤,损坏民房33000间(倒塌650间),死亡2人,伤1586人。 上旬 地委召开全区林业工作会议,着重研究和讨论如何贯彻落实林业政策,建立和健全山林管理责任制,加强木材管理,以及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大抓植树造林等问题。地委书记原鲁到会并作讲话。 是月 成立梅县地区行政公署物价处。 4月7日 中国银行梅县地区支行于7日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当年发出1251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兑换券。 5月13~17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在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陪同下回梅州视察,接见地区、军分区、地直机关干部,并对山区建设和干部作风等问题作指示。 20~31日 地委召开全区财贸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分管财贸的领导、财办主任和财贸战线各行、局以及社队企业局负责人。地委书记原鲁强调,各级党委要解放思想,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切实加强对财贸工作的领导,分管领导要深入蹲点调查研究,学会做生意。各县要发动群众,从下而上,从上而下制订致富规则,尽快让农民富裕起来。 是月 旅港乡贤田家炳独资捐建的大埔县湖寮大桥竣工。桥长155.2米,桥面宽7米,造价33.4万元人民币。 6月5~11日 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会议。着重研究讨论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相当部分的困难社队要富裕起来,首先要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开步前进;二是要解决农民有钱花,然后富裕起来,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搞好农户产品加工,积极办好农工商联合企业。 17~18日 地区天主教部分神职人员集会,抗议罗马教廷非法任命邓以明为广东省主教。 7月 全区各县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8月25日~9月4日 地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有关农村工作的指示和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会议精神,重点解决放宽政策和经济联合这两个问题。与会者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好,对如何充分发挥山多的优势,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以及加速经济建设的问题,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 9月 经省委研究同意,免去梁集祥梅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职务,任命李国瑶为梅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10月4日 地区科协在梅城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梅县地区科学技术协会。会议向全区1.2万名科技工作者发出《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为“四化”建设服务》的倡议书。 25~28日 应邀回国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的原国民党青年军高级将领梅县人温鸣剑回乡访问。 31日 旅日台胞、东京华侨总会议长黄诚台回蕉岭祖籍地作寻根考查访问。 月底 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会议。重点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从现在起到今冬明春,要把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下决心,切实搞好,从而稳定大局,发展大好形势,夺取明年农业丰收。 是月 创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后改为嘉应教育学院。 12月 地委召开市、县工业书记会议,着重研究搞好工业调整的问题。地委书记原鲁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 是年 全区水稻三化螟虫为害严重,受害水稻面积257万亩,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虫害最严重的一年,损失晚稻谷3175万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