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 地区经济技术协作考察团赴赣、闽考察。由徐丹华为团长、游宁丰为副团长,以及地区计委、经委、对外经委、财贸系统和梅县市有关领导共23人组成。前往江西赣州和福建龙岩、漳州、厦门等地,进行为期15天的访问考察。考察期间成立了“龙岩、赣州、梅县地区经济合作区”,开展闽、粤、赣边的横向经济联系。 是月 于1971年10月动工兴建的五华益塘水库工程竣工,这是梅县地区最大的水库。 2月11日 下午,五华县郭田区发生山火,至第二天晚上才扑灭。烧毁山林面积近万亩、损失林木10万多株。 23日~3月1日 省委书记林若到梅县地区的兴宁、平远、蕉岭和梅县市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检查指导。 28日~3月14日 地委召开全区农村(区级)整党工作会议。地委书记李庆芬在会上作了学习动员报告,要求提高对整党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的认识,高标准、高质量地把整党工作搞好。 3月28~30日 地委召开各县(市)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十年绿化广东”的号召,提出高速、高质、高效,用4年时间把全区荒山种上树,五年扫尾,造林774万亩,坚持以法治林,务必十年见成效,实现森林覆盖率由36.1%提高到65%。 4月15日 联邦德国汉堡大学教授、中国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傅健吾,应嘉应师专的邀请,前来该校政史系作《东南亚华人历史地位和目前情况》的专题报告。 19日 蕉岭县各界人士300多人隆重集会,纪念抗日英雄谢晋元将军殉难45周年,并举行“谢晋元将军纪念亭”落成剪彩仪式。 26~28日 地区代表团到福建龙岩参加闽、粤、赣边区经济技术协作区第一次联席(扩大)会议。与赣州、龙岩和航天工业部技术服务公司福建分公司厦门办事处代表,就铁路、公路、能源、电器、陶瓷、矿产、技术、设备、商品购销等经济技术协作项目,进行了广泛商谈,并与这些地区和单位签订了一批协作意向书。 是月,省地矿局七二三地质大队在梅县城东玉水初步测定一个中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点。 五华、丰顺、大埔县被列入全国271个贫困县和广东省30个贫困县之中,为国家和省的扶贫对象。 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梅县为“七五”期间发展沙田柚商品生产基地,并拨出专款予以扶助。 5月13~14日 丰顺、兴宁县部分地区暴雨成灾。最大降雨量每小时105毫米,冲垮河堤多处,崩岗、塌屋,死、伤6人,农田受浸面积1.5万亩。 16日 著名泥沙专家、省水利水电科研所所长侯晖昌教授及其助手一行3人前来兴宁县,对合水水库、石壁水库排淤工程等项目,进行综合考察。 5月 经省委研究决定,任命徐丹华为中共梅县地委书记,免去李庆芬中共梅县地委书记职务;任命陈槐珍为梅县地区行署专员,免去徐丹华梅县地区行署专员职务;免去陈槐珍梅县地区行署副专员职务。 6月27日~7月3 日 全省山区县经济贸易交流洽谈会在广州举行。梅县地区行署专员陈槐珍、副专员游宁丰率代表团参加洽谈会,共达成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意向37宗,签订合同17宗。 是月 中国科学院南方丘陵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第四分队一行19人,受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的委托,到梅县地区进行为期半年的综合考察。考察队对全区的国土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和讨论,整理编写出40万字的《广东省梅县地区(国土开发与治理研究)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 《梅江文艺》改名为《嘉应文学》,向全国发行。 7月初 中国科学院南方丘陵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在丰顺县发现不少可作高级饮料原料的中华弥猴桃、无核芒果。平远县仁居区1529米高的项山甑(山名)发现中国珍贵而稀有的植物——三尖杉,它可供建筑及制造高级家具,枝、叶、树干可提取药用。五华县、梅县、大埔县发现珍稀植物观光木的巨型植株。 11~15日 8607号强台风带来暴雨,造成特大洪水。全地区156个区(镇)有131个受灾。受灾人口223万多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5%。有120多人在洪水中丧生。受灾农田137万亩,粮食损失17.5万吨,倒塌房屋5.3万间,江河两岸595条堤围被破坏,决口8229处,总长21.8万米,冲毁水利设施5000多宗,煤炭及卫生设施医疗器械和邮电、交通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6.4亿多元。14日凌晨,梅江河最高洪峰达79.56米(梅江河监测点警戒水位为76米),梅城内平均水深2米,低街区水深4.49米,受洪水围困的居民10多万人。据梅城山川亭梁姓祖堂墙上在清朝同治甲子年(1864)的洪水标记对比,这次洪水超过该年纪录水位一寸。这次特大洪水为100多年来受灾范围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 16日 省委书记林若抵五华、梅县、兴宁、丰顺等县视察灾情,到受灾最严重的区乡慰问灾民。 19日 国家民政部农救司副司长饶绍裕,先后到五华县水寨镇、梅县畲江区及丰顺县等重灾区,视察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听取有关领导关于灾情的汇报。 20日 地区成立抗灾指挥部。分组赴各县慰问灾民,组织群众抗灾救灾。卫生系统共派出35个救灾医疗队、229名医务人员,分赴灾情较重的丰顺、五华和梅县抢救伤病员。 21日 省“三防”指挥部给地区下拨恢复水利设施专款190万元,救灾款180万元,钢材400吨、水泥4000吨、柴油300吨、元钉9吨,铁30吨。韶关为梅县地区灾区捐赠钢材100吨。 省卫生厅、财政厅前后两次下达给梅县地区的卫生事业救灾补助经费48万元。另拨灾区医疗器械贷款9.7万元。 广州空军某部300多名官兵,到梅城中心坝抢修被洪水冲垮的河堤。 解放军一七九医院派出由30多名医生、护士组成医疗队,深入兴宁县新圩、水口、下堡和五华县水寨、大坝等重灾区,为1000多名群众治病。 25~27日 以嘉属商会财务主任罗焕昌为团长、副会长刘宇新为副团长的旅港同胞慰问团先后到梅县、丰顺、兴宁等县慰问灾民,并捐集百万港元,援助乡亲抗灾救灾。 8月8日 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俊杰任组长、省人大有关方面负责人黄中强、梁集祥任副组长的省人大视察组抵达梅县地区视察灾情,慰问灾民。 10日 佛山市委、市政府救灾慰问团抵达梅县地区,并转交70万元的慰问款。 由叶伟、侯振麟、叶宝玉为代表的“澳门梅籍赈灾委员会慰问组” 抵达梅县地区,送来50640港币赈灾慰问款。 12~13日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考察官员马克·埃尔曼医生,组织专家彼埃尔·阿立,在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考察、慰问梅县、五华县重灾区现场。并向中国提供50万欧洲货币单位(约50多万美元)的紧急援助。 26~30日 全省水保工作会议在五华召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天出席会议,强调要抓好整治水土流失,综合开发山区经济。 26日~9月2日 地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地委书记徐丹华传达了省委在东莞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精神以及省委书记林若在会上作的总结讲话,作了题为《全面开发农村,繁荣山区经济》的报告。 9月 地区开始推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10月1日,省第二机械锰化厂——蕉岭县三坑锰矿建成投产。 月初至中旬,梅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陈槐珍率各县县长和地直机关单位负责人赴浙江温州地区参观学习经济发展经验。 22日1时16分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沉痛宣告:叶剑英同志逝世。梅县和雁洋公社设灵堂,地区干部群众沉痛哀悼叶剑英同志。 23日 在巴黎国际食品博展会上,兴宁县“口得福”牌味精获金牌奖,为中国味精行业在国际上夺得第一枚金牌。 月底 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洁之捐资2.3万元人民币给家乡兴宁县新陂区办教育事业。 11月中旬 在汀江下游的大埔县青溪区大水坑动工兴建青溪水电站。总库容量为7950万立方米,安装4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4.4万千瓦。 是月 省博物馆考古队在大埔县枫朗区黄兰乡的金星面山、屋背山和斜背岭挖掘商代墓葬。清理了8座墓地,出土一批陶罐、陶壶、石斧、石刀、石簇等陪葬品。 12月上旬 平远县博物馆在长田区长安乡龙颈村寨顶近2000平方米的山岗上,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2500至4000年的古代文化遗址,并发掘出数量众多的陶片和石锛、石矛、石戈等重要文物。 19日 经国家批准,省文物考古队在大埔县光德镇上樟村、桃源镇的顶流村、三河镇的余里村等三地,对明清时代的古瓷窑遗址进行发掘。 25日 由地区水产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吴恭文等进行杂交试验的“嘉应锦鲤”,获得成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 26~27日,在梅城举行全区第一次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以及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大会。全区有个体工商业4.5万多户,从业人员6.6万多人. 12月 于1981年11月动工兴建的梅城东山大桥建成通车。主桥长384米,两边引桥长511米,桥面宽16.5米,桥高14米。 省政府决定全省实行乡(镇)管村的行政管理体制。全地区共设置66个乡、94个镇。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梅县地区大埔县罐头厂、赤山瓷厂,蕉岭县电池厂,梅县锰制品厂,平远县仁居稀土矿,兴宁毛巾厂等6个单位,第一批纳入广东省出口生产体系年出口百万美元以上的出口生产基地企业,由省人民政府发给荣誉证书。
|